去“滤镜”•换新灯•探市场 滤镜已经完成摊位灯具更换
2025-05-12 21:25:44 - 时尚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文/摄)11月25日,滤镜记者来到位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的换新灯新隆嘉超市沈阳三隆生活广场店(以下简称三隆超市),在一楼的去探市场水果、海鲜经营区和二楼的滤镜生鲜肉经营区看到,白色节能灯照射下的换新灯生鲜食品本色一览无余。当天值班的去探市场三隆超市店长助理对记者说,超市主办方和经营业户在此前四五天时间里,滤镜已经完成摊位灯具更换,换新灯个别未更换的去探市场也会在12月1日前及时处置。
水果摊区的滤镜鲜果在白色节能灯照射下显露本色。
当天上午9时许,换新灯三隆超市一楼的去探市场水果摊区已经整理摆放完毕,苹果、滤镜蜜瓜、换新灯火龙果、去探市场草莓、柠檬等鲜果在约3米高上方白色灯光的照射下,透着自身颜色的“本来面目”。
一些食用农产品在“生鲜灯”下看似光鲜靓丽,一旦离开了“生鲜灯”的“美颜”,就会原形毕露。以往,不论是大型超市,还是小型农贸市场,销售生鲜食品的摊区往往是“生鲜灯”使用最多的“重灾区”。
新修订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将于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了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不得使用对食用农产品的真实色泽等感官性状造成明显改变的照明等设施误导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官认知。
为切实规范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照明设施使用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食品安全,沈阳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农贸(批)市场、商超、生鲜超市等食用农产品销售单位持续开展规范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照明设施宣传活动,要求市场主办方、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及生鲜食用农产品销售者认真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及时更换不合格灯具,确保12月1日后对生鲜食用农产品进行照明“美颜”的情况不再发生。
责任编辑:吕成海
- END -
价格不菲!销量惊人!央视曝光:都是假的!很多人每天吃!

虚标成分、成本低廉!这些“全球购”、保税仓发货的保健品竟是假进口!4月27日晚央视《财经调查》曝光了这条制假售假的黑色产业链……所谓进口保健品在原产国却查不到信息根据消费者提供的线索,《财经调查》记者
监管有力度 餐品有温度 北京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守护隔离点食品安全

检查食品原材料的进货、储存。检查餐具洁净度。测量餐品中心温度。为保障集中隔离点的食品安全,确保留观人员吃得放心,近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统一协调,分两批先后向两处集中隔离点派驻保障人员,全程监督,
强制跳转启动、关联启动 我的手机App我咋管不住

“点击手机网页却跳转到App”“并未调用App却自行开启后台运行”“某个App被调用后自行调用、激活众多其他App”&helli
北京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扎实做好清明节前督导检查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刘占清 张寒羽记者董芳忠)4月3日下午,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殡仪用品商店、餐饮、商超等点位开展清明节前检查。执法人员围绕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市场
清明小长假出行,文旅部提醒广大游客注意这四点

清明小长假出行,文旅部提醒广大游客注意这四点 编辑:汤晓雪 来源:中
合成甲醇中杂质乙醇成因及含量的测定(二)
.png)
1.5 四座甲醇厂的甲醇成份 (见表 5)甲醇合成塔共两套装置 ,采用林德均温型工艺 , NC307型合成催化 剂 ,触媒 于 2005年 6月投人第 二套 装 置运 行 ,人 塔 气 温 度 :17
黑龙江省全面开展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专项整治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纪祥勇记者刘传江)《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从5月15日起,该局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固体饮料等普通食品冒充特医食品行为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企业名称中含有&l
2020儿童交通安全大会召开 儿童安全乘车手册发布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方)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儿童乘车出行的时间和面临复杂路况的情形大大增加。但是,由于部分儿童家长未使用安全座椅、孩子自行钻出天窗玩耍以及将孩子独自滞留车内、不遵守交通规
49家拟赴境外IPO企业已提交备案申请 目前监管层鼓励渠道畅通

自3月31日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制度落地实施以来,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截至6月8日,已有49家企业提交备案申请材料。其中,十月稻田、知行汽车为首批已完成备案的2家企业,其余47家企业正处于备案过
培训机构坑太深? 请认准这份《培训合同》示范文本

您家孩子报培训班,签过合同吗?您仔细看过合同的内容吗?如果培训机构“货不对板”,退费维权难吗?以后,家长可以认准这份“示范文本”。近日,教育部和市场监管
北京石景山:一张图看懂如何消杀

工作人员发放消毒配比宣传海报。工作人员发放消毒配比宣传海报。公工作人员配发“消杀信息公示栏”。工作人员配发“消杀信息公示栏”。为进一步强化对餐饮服务单位
“人脸识别第一案”:只是看个动物 为啥强制刷脸

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近日在杭州开庭,“脸”受不受保护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法律人士表示,当前人脸识别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但相关法律仍存空白,个人信息的采